近日,記者走進濰坊市臨朐縣山東華建鋁業集團的年產15萬噸高性能特種鋁型材項目的智能制造車間,上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緊張有序。從電腦端輸入生產指令開始,機器自動抓取鋁型材放上生產線,通過智能物流系統,經過轉運、擠壓、電泳、隔熱、噴涂、倉儲等環節,一根成品的鋁型材就達到了出廠標準。
據悉,該項目是臨朐高端鋁加工產業園的核心項目之一,也是臨朐實施“數字賦能”的示范引領項目之一。
“我們這個項目主要建設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倉儲中心,新上32條自動化智能生產線。”華建鋁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張皓然說,項目生產的高性能鋁材主要由華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研發,廣泛應用于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高鐵船舶等前端領域。
“傳統鋁型材生產線是分開的,上下工序之間依賴人工搬運,存在工序復雜搬運次數多、搬運勞動強度大、安全隱患大等問題。”張皓然告訴記者,有別于傳統的生產線,通過機械換人、設備換芯等智能化改造,打造“全流線、全系統”的智能化接駁與流轉系統,提高了整線設備使用能力、生產管控能力、產品質量水平以及車間運作協同水平,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提高生產效率20%以上、降低人工成本25%以上。
在綜合管理平臺的一張大屏幕上,各種數據不停閃爍著。通過屏幕可以實時看到訂單生產的大數據和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的監控畫面,掌握所有型材的實時位置和狀態,做到全場定位,實現精細化管理。
“智能化數據平臺的搭建,讓自動化設備有了實現智能化生產、精益化管理的‘大腦’。借助電腦操作,從一線操作工人到技術員,公司員工基本都在線辦公,技能不斷迭代升級。”張皓九游官網app然說,智能制造極大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成為市場核心競爭力。
智能制造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近年來,臨朐持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重塑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1236”主體企業培育、百企擴能、千企賦能、工賦臨朐、數轉智改等系列行動,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0%以上,優質企業認定數量屢創新高,“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總量達到253家(次)。智改數轉成效明顯,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達到13家,41家企業入選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培育庫。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擁抱千行百業,智能制造在多領域多場景落地開花,臨朐也一定會抓住機會,引導企業進一步強化數字化轉型意識,積極采用工九游官網app業互聯網或者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臨朐縣委常委、副縣長周作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