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本田”)聯合專業機構對其首款高端純電SUV車型S7進行深度技術拆解,并詳細講解車身結構、三電系統、底盤工藝及云馳智能架構中的隱藏技術細節,展現該企業對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
東風本田方面表示,一臺可靠、好用的電車背后沒有什么秘密,有的只是企業舍得花時間打磨、舍得下成本九游官方入口考驗、舍得用苛刻定義安全的決心。
S7產自所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本田”)的全球首個標桿新能源工廠,是“中國智造”與本田技術基因的有機結合。該車采用標志性的“光影之刃”設計語言,車身造型鋒銳犀利,橫向空間利用率高達83.9%,延續了本田一貫的“空間魔術大法”。此外,該車4750mm的緊湊車長、2930mm的越級軸距,成就了極致舒享座艙。
據介紹,S7有高達4萬+N·m/°的超高扭轉剛度,在其車身結構中,強鋼占比68%以上、1500MPa航空級熱成型鋼占比為25%。該車輕量化、高強度的鋁合金前防撞梁,三路徑傳力吸能的縱梁和邊梁,以及長直流焊接工藝的一體融合五層高強鋼A柱,共同助力提升汽車碰撞安全性,為乘者保駕護航。
底盤工藝方面,S7采用前雙叉臂加后五連桿結構,搭載ADS全時自適應減震和博世頂級轉向機,離地間隙達193mm,可以應對各種路面。
三電系統方面,S7搭載東風本田與聯合電子聯合研發的前后雙永磁同步電機,前后峰值輸出分別達150kW/350N·m、200kW/420N·m。該車配備265mm定制寬胎,以確保抓地力,百公里加速僅需4.6s。同時,其驅動電機響應速度僅29ms,最高效率達97.6%。
S7搭載的電池是由寧德時代與本田聯合開發的89.8kWh三元鋰電池。該電池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為車輛帶來650km的CLTC超長續航。電池包采用多模組結構,發生故障可精準更換對應模組,相比整包電池更換的高昂成本,維修價格可降低90%。從電池底層材料著手,本田與寧德時代致力于提升電池安全穩定性。電池包外殼采用1.2萬噸一體式壓鑄成型,壓鑄噸位高,輔以15層、720°的無死角硬核物理保護,雙高壓開關可在車輛受到撞擊瞬間切斷電源以及2進2出的分體隔離冷卻系統,成功實現遠超國標的無熱擴散性能,即便身處-30℃的嚴寒環境,也能確保電池容量保持率達到90%以上。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來自東風本田的S7成為本田向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產品。根據本田此前的規劃,2027年之后,本田將僅在中國推出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到2035年,本田在中國的純電動車銷售占比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