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套200噸級純電礦用自卸車,10噸級國內最寬高強度硬鋁合金超厚板……
去年10月,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所用點火電纜由湘鋼旗下華菱線.SZ)制造。作為國內領先的特種專用電纜生產企業之一,華菱線纜已為中國航天事業服役20年,參與上百次火箭發射任務,長征系列運載火箭90%以上的點火電纜均出自其手。
興湘集團旗下博云新材(002297.SZ)為C919機輪剎車系統國內唯一供應商,還聯合中國商飛共建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
衡鋼自主研制的深水鋼懸鏈立管應用于這一大國重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巴基斯坦SK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電,超16000噸壓力鋼板由湘鋼供應,創三項“世界之最”。
中聯重科相繼下線噸級超大型礦用液壓挖掘機、全球最大混合動力礦卡300噸級混合動力礦用卡車、全球最大噸位——40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10月,湘電集團研制的“全球首臺套”——200噸級純電交流傳動礦用電動輪自卸車亮相安家嶺露天礦。各項技術全球領先,能耗減少,零部件國產化……是這些“爆品”的共同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九游體育官方網站湖南省屬國企在制造領域,攻堅克難,用“鋼筋鐵骨”撐起制造強省、制造強國的夢想。
湖南能源集團所屬金天鈦業(688750.SH)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其成功研制與批量交付近20個牌號鈦合金材料及多個零部件,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穩居國內鈦材加工“第一方陣”。
高新創投重點產業項目中創股份成功鍛造出10噸級國內最寬高強度硬鋁合金超厚板,創造了國內大噸位、大寬度鍛板生產記錄。高創稀土成功攻克13英寸鋁鈧合金靶材制備技術,技術指標已與國外一致。
“國有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準確把握在我國科技創新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引領力和全球競爭力。”國務院國資委在《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一文中如是說。
成果+資本+產業,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基礎建設到國家戰略前沿,湖南省屬國企科技與產業激情碰撞,創新與實踐水乳交融。
2024年4月,湖南鋼鐵集團、中國移動、華為聯合打造的鋼鐵行業盤古大模型全球首發。自2019年開始,湖南鋼鐵集團便開展“5G+智慧工廠”建設。其盤古大模型涵蓋鋼鐵流程中的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質檢等9個專業23個場景,為全球首個鋼鐵行業大模型,樹立了全球鋼鐵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標桿,助力中國傳統產業人工智能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湘科集團積極在智能彈藥、特種高端裝備、無人裝備等領域拓展延伸。2024年,該集團旗下湖南兵器與九家央企頂級團隊PK,成功中標某部隊“十四五”規劃重大型號項目XX車載系統,在信息化、無人化、智能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8月,湖南鹽業集團旗下九二鹽業智慧工廠項目(一期工程)成功上線,我國最南端的井礦鹽老廠裝上“智慧大腦”。12月,華菱線纜基于云邊端柔性生產制造+移動5G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獲省工信廳第六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授牌。
以綠色化、智能化為主要方向的技術改造,正成為湖南省屬國企制造變革的有力手段,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
“一秒喂入量22公斤,一小時可收割50至90畝地,讓種地更輕松智慧。”去年10月,中聯重科攜70多款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在中國國際農機展上大放異彩。
湖南鹽業集團所屬雪天鹽業(600929.SH)發布“生態井礦鹽”和“生態海湖鹽”等六大系列12種規格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公司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從源頭把控品質,引領健康品質生活。
湖南軌道集團第一個 “融投建營”全產業鏈一體化示范項目,為全國首條“磁浮+文化+旅游”觀光快線個。
湘科集團新型安全環保煙花項目,致力于讓煙花的生產使用更安全環保,打造煙花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助推煙花爆竹產業轉型升級。
胸懷國之大者,心系國計民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生活,因“制造”而更美好。
企業“脫胎換骨”,產業“強筋壯骨”。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攻堅之年,湖南省屬國企制造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云程發軔,萬里可期。在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征程中,“湖南制造”中的國企力量,正磅礴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