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發布研報稱,綜合觀察,汽車輕量化發展或為全球鎂金屬需求帶來大幅增量,而機器人行業、鎂合金建筑模版、鎂基儲氫及低空經濟等領域發展亦或為全球鎂金屬需求上行提供彈性。受益于鎂金屬輕量化、高密度、高強度等特性,其已成為新質生產力行業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該行認為,2024-2027年間,全球鎂金屬需求或由2024年的112萬噸增長至2027年的200.1萬噸,期間CAGR或達21%。結合該行對全球鎂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預測,該行認為2025-2027年間,全球原鎂供需缺口或為0.1/0.9/-0.1噸,全球原鎂供需的緊平衡狀態同樣暗示鎂價已經具有周期性的底部特征。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統計,2024年全球鎂消費量總計112萬噸,同比增長了6.7%。從2024年全球鎂消費結構觀察,鎂合金生產需求達55萬噸,占全球鎂需求接近一半(49%)。其次為鋁合金(29.5萬噸,占比26%)、鋼鐵脫硫(13萬噸,占比12%)、金屬還原(8.5萬噸,占比8%)和其他需求(6萬噸,占比5%)。而在鎂合金需求細分市場中,汽車行業為鎂合金下游應用最廣的領域,2024年其需求量為38.5萬噸,占鎂合金消費需求比例達到70%;其次為3C電子產品(11萬噸,占比20%)和其他需求(5.5萬噸,占比10%)。綜合觀察,2024年汽車行業鎂合金需求占全球鎂需求的34%,疊加鎂鋁合金在汽車行業的廣泛運用(以汽車用鋁占鋁合金下游需求60%測算),2024年汽車行業合計用鎂量或達56萬噸,占比達到50%。
至2024年,新能源汽車單車用鎂量已經達到10kg,而傳統汽車則為5kg左右。工信部于2020年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年單車鎂合金用量將分別達到25kg、30kg,鎂合金整車占比將分別達到2%、4%。結合國家規劃與行業內機構預測,該行認為汽車輕量化對應的全球鎂合金需求或可從2024年的57萬噸增長至2027年的135萬噸,期間CAGR或達34%。
目前市場主流的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兩種。工業機器人行業處于持續上行周期中。綜合IFR與市場其他機構對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分析,該行預計全球工業機器人鎂合金需求量或可從2024年的0.31萬噸增長至2027年的0.67萬噸,期間CAGR或達28%。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人形機器人的放量或為鎂需求帶來更大的成長彈性。在全球市場,特斯拉、FigureAI等公司人形機器人已進入量產周期,國內優必選、宇樹科技等公司也在推進人形機器人量產中。
結合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與市場其他機構對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分析,該行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鎂合金需求量或可從2024年的0.02萬噸增長至2030年的0.85萬噸,期間CAGR或達93%。綜合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的市場預測,該行認為機器人行業已成為鎂需求新的增長點,2024-2027年間,全球機器人行業對應鎂需求或由0.33萬噸增長至0.81萬噸,期間CAGR或達34%。
風險提示:鎂供應超預期增長,下游需求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不及預期,全球流動性超預期緊縮,利率超預期急劇上升,九游官方入口區域性沖突加劇及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