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兩岸不夜天,廣廈櫛比相勾連”。自1984年上海首棟玻璃幕墻建筑聯誼大廈落成,36年間,上海高層玻璃幕墻建筑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目前已多達13000棟,數量居全球城市前列,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層玻璃幕墻建筑500棟。
當我們驚嘆因建筑而呈現的人類無窮創造偉力時,上海的城市管理者正在抓緊審視、應對一個事實:按照玻璃幕墻一般為25年的設計使用年限,上海10年至25年樓齡玻璃幕墻建筑占60%以上,這也意味著整個城市玻璃幕墻體系步入“中年期”,風險正逐年遞增。守護上海城市“頭頂”安全,已刻不容緩。
每一例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墜落事件,都在提醒人們,把問題解決在玻璃幕墻“掉下來”之前有多么重要。
2011年前,上海的高層建筑幕墻安全管理停滯于“事后管理”的初級階段,各棟大樓業主、物業對建筑幕墻采用自我管理方式,幕墻出現損壞才進行維修,日常檢查與維護力度相對薄弱。
轉折始于2011年。2011年,《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墻管理辦法》出臺。該辦法開啟了我國地方政府對建筑玻璃幕墻依規管理序篇,對建筑玻璃幕墻采用、設計、施工、維護等提出了具體要求。上海各區建設主管部門相繼開展建筑玻璃幕墻安全巡查等管理,樓宇業主、物業實施日常檢查與維護,同時相關配套工作相繼展開。
從2016年開始,上海城市建筑幕墻安全管理進入“大數據+迭代”的新階段。隨著上海市建筑幕墻管理平臺上線,上海玻璃幕墻建筑管理邁入數字化時代。2018年8月,全市13000棟玻璃幕墻基礎信息庫建立,成為國內首個建筑玻璃幕墻大數據庫,包括地理位置、大樓年齡、幕墻結構、維保記錄等方面共幾十項數據。2019年5月,建筑幕墻管理平臺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管理場景作為首批八大應用場景之一,列入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范疇,大數據運用介入幕墻建筑智慧管理。目前,全市已有16個區8600多棟高層幕墻建筑納入管理,今年底將實現全部納入管理。2020年6月,上海建筑玻璃幕墻管理街鎮版系統上線運行。
2020年8月3日,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監控大屏上一條立案記錄紅燈閃爍,由上海市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發出的該條信息顯示,該街道所轄某樓宇玻璃幕墻在抽檢中發現玻璃幕墻破損,存在高墜隱患,需立即采取拆除、圍封、警示等應急避險措施。街道城運中心立即立案、啟動相應機制,房管部門相關人員通過微信政務端接案,趕往現場督促業主和物業采取應急避險措施。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通過“云幕墻”系統,從云端傳送措施照片和“維修前保持避險措施承諾”等書面材料。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網格化升級工作專班負責人王明強介紹,這個玻璃幕墻建筑應急避險演練場景,證實了讓“云幕墻”系統巡檢流程與網格化派單系統的數據鏈接有效,標志著“一網統管”既有玻璃幕墻管理系統向街鎮下沉,該系統2.0版流程上線后,市、區、街鎮三級管理的信息瓶頸被打通。
經過數年努力,多次技術迭代升級,上海“一網統管”既有玻璃幕墻管理系統完成數字地圖、一鍵檔案、網格管理、動態更新、智能預警、告知留痕、監督可視、數字決策等八大功能模塊建設,表現越來越“聰明”。依托建筑幕墻管理平臺大數據、智能化功能,上海不斷完善建筑幕墻風險算法模型,在七萬多條數據、一萬個案例基礎上,將業主基礎檔案、動態管理行為、周邊氣候數據等歸類為30個風險因子,提升全市入網玻璃幕墻建筑安全等級分類精準度。在2019年強臺風“利奇馬”到來前夕及第二屆進博會舉辦期間,上海市建筑幕墻管理平臺分別向128棟、493棟玻璃幕墻紅色高危建筑發出防范告知,做到了全市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在此期間無墜落事故的發生。該市已建立建筑幕墻事故應急搶險機制,組建多支幕墻搶險應急服務隊,開通市建筑幕墻管理平臺一鍵報警功能實施事故救援,基本做到全市接報2小時內基本排除幕墻險情。
“我們不能只‘盯’著線上,線下處置落實同樣重要,”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質量安全監管處副處長陳江表示:“應辯證看待‘萬能’與‘無用’兩個極端觀點,堅持好用管用為主。”上海市在對各區、街鎮綜合考評中,把納管率、巡查率、隱患發現率等列為玻璃幕墻安全監管動態考核內容,并以上傳建筑玻璃幕墻自查報告可獲額外加分的形式,調動相關方參與積極性。同時,對拆除、圍封、警示、結果反饋等處置流程進一步細化,街鎮催告、監管部門介入處罰等“下沉”環節更趨明朗。
上海市已明確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安全監管思路:一是優化市、區、街鎮三級建筑玻璃幕墻管理平臺建設;二是完善建筑幕墻風險算法模型提升玻璃幕墻隱患預判的設計思路;三是開展全市玻璃幕墻建筑覆蓋“一樓一檔”,試行“一樓一碼”數字化管理。同時,今年年底,上海市建筑幕墻管理平臺將完成2.0版升級迭代,豐富各項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感,也為上海幕墻管理平臺在原有玻璃幕墻管理基礎上,逐步開展石材幕墻入網做好前期項目準備。
對5年以上樓齡玻璃幕墻進行專業鑒定,是其監管的重要環節。陳江表示,鑒于不菲的前期鑒定和后期維修整改費用,下一步,要充分重視加強行政處罰手段的運用,但行政處罰并非唯一的必然手段,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科技+金融”模式正成為另一種助力方式。保險企業在共享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相關數據信息后,可差異化核算不同大樓商業體的相關參保費用,提高其參與積極性。同時,借鑒電商王冠業績評價機制,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第三方鑒定、維修等專業機構力量優勝劣汰。
“今天的流程、參數不代表明天仍然可用適用,只有創新優化才是唯一不變的,”陳江說:“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會回到老路,我們一直在探索新路。”
目前,包括“白名單”房地產項目貸款、保交樓專項借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等在內的多路資金正加快落地,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伴隨政策持續加力,市場已出現積極變化。后續更多增量政策仍將繼續出臺,提振信心穩定預期。
近年來,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扛牢使命擔當,堅持業務工作與宣傳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做到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以“大宣傳”促進大提升,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荔灣區西村街增埗片區作為城市體檢治理示范區之一,結合片區內微改造項目,分階段對項目進行城市體檢分析評估,通過“指標數據+滿意度調查”的方式,對片區微改造工作進行查缺補漏,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實施后的效益評估提供支撐。
房地產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反應如何——樓市一線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近期,有關部門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各地因城施策,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出強烈的穩增長、穩樓市信號。
今年以來,棗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掃碼出圖”數字化共享閉環管理等改革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助推企業發展壯大。九游官網app九游官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