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為優特鋼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盡管輕量化趨勢可能會導致單車鋼材用量的下降,但高強度、高性能優特鋼的滲透率顯著提升,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將超過50%,這將推動優特鋼的年需求量突破1000萬噸!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以及對輕量化的需求正呈現出“增量與替代并存”的特點。雖然輕量化設計意味著每輛車的鋼材使用量會減少,但對于高強度、高性能優特鋼的依賴明顯增強。結合新能源車市場量的快速擴張,整體優特鋼的使用量依舊向上攀升。
直接影響方面,輕量化趨勢促成了優特鋼的質升量穩,單車鋼材用量雖然下降,卻將優特鋼的使用比例提升。根據卓創資訊的測算,傳統燃油車的平均鋼材用量為900kg,而純電動汽車由于電池重量減輕的需求,鋼材需求可能下降15%-20%。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傳統燃油車的過程中,僅依賴發動機,就使得每輛電動車的優特鋼使用量減去22%。然而,優特鋼在新能源汽車中的占比則從燃油車的30%提升至40%-50%。其主要使用于高強度結構件和關鍵部位,如電機和傳動系統等。例如,中信特鋼的2000MPa級超高強鋼,廣泛應用于電池包外殼和防撞梁,通過提升強度,厚度可減薄20%-30%;馬鋼的1500MPa級鋼材則為一體壓鑄車身框架提供了更高的韌性,取代傳統焊接結構件。
在新能源車的獨特部件中,優特鋼滿足了增量需求:電池包結構件、驅動系統的高純度金屬軸承材料(如興澄特鋼的GCr15軸承鋼)、以及高壓線束中需求增加的耐腐蝕不銹鋼(如304/316L)都是市場的熱點。
間接影響也不容忽視,材料替代與結構優化的博弈在不斷上演。例如,新能源車的覆蓋件如車門和引擎蓋逐漸采用鋁合金材料以實現減重30%-40%的目標,但其底盤和車身骨架依舊需要高強鋼的支撐。優特鋼的成本僅為鋁合金的1/3到1/2,且優于鋁合金的回收性,使其在中低端車型中保持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時,傳統低碳鋼也面臨著被高強度優特鋼替代的命運,1500MPa級的熱成型鋼悄然取代了300-500MPa的普通鋼,盡管用量減少,其附加值卻顯著提升。
根據1月份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盡管整體車市波動,新能源汽車的表現依舊亮眼。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286.6萬輛,伴隨這一擴展,優特鋼需求將增至515萬噸。到2030年,優特鋼年需求將突破1000萬噸,而在電機、驅動系統、以及電池材料的需求增長上,則體現出更為明顯的增速。未來,優特鋼行業必面臨材料性能與生產技術的雙重考驗:低密度鋼的開發、純凈鋼冶煉技術的推廣等將成為行業的發展主旋律。誠然,雖然輕量化或將抑制單車鋼材用量,但新能源車市場的蓬勃發展與優特鋼滲透率的提升,將持續推動整體用量增長!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